近日,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,甘肃省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。据统计,7月以来该馆日均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,同比增长35%,其中“甘肃丝绸之路文明”“甘肃彩陶”“红色甘肃”三大常设展成为热门打卡地。 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枢纽,甘肃省博物馆以42万余件文物构建起跨越八千年的历史长廊。镇馆之宝铜奔马(马踏飞燕)前始终围满观众,其矫健的姿态与汉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引发阵阵惊叹。在“甘肃彩陶”展厅,距今5000年的彩陶王与舞蹈纹盆吸引众多考古爱好者驻足,而“红色甘肃”展区则通过200余件革命文物,生动再现了陇原大地的红色记忆。
 
        “文物活化利用是关键。”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介绍,今年暑期特别推出“丝路讲堂”系列讲座、文物修复观摩体验等活动,并上线AR导览系统,让观众通过手机即可360度观赏文物细节。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表示:“孩子通过互动装置亲手‘拼合’了魏晋画像砖,这种体验比课本更生动。”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甘肃省博物馆近年来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,其“数字藏经洞”等线上项目累计访问量突破2亿次。此次参观热潮不仅折射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,更彰显了甘肃作为文化遗产大省的独特魅力。 据悉,该馆实行实名预约制,游客可通过官方公众号提前预约免费门票。为提升参观体验,每日增设4场公益讲解,并推出“博物馆之夜”延时开放活动。这个夏天,不妨走进甘肃省博物馆,在驼铃古道与飞天彩带间,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。(唐萌)